《宇宙在细胞里交响·张长》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宇宙在细胞里交响 张长 ①有那么一本书,谈细胞、谈生命、谈语言、谈信息、谈计算机、谈音乐、谈科学规划、谈生和死,从蝼蚁到鲸鱼星座、从小细胞到大宇宙,有形象的描述,有哲学的探讨,庞杂新奇,博大精深……不要以为这是什么数百万字的鸿篇巨著,是什么深奥的科学论文。不,了不起处在于:全书只有十一万字。它就是美国著名医学家、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的《细胞生命的礼赞》。 ②宇宙中的白矮星有一种惊人的密度,以致火柴盒那么大一块落到地球上,也会像铁块掉进水池里,可以迅速把地球洞穿——《细胞生命的礼赞》就具有这种信息上的高密度。一本薄薄的小册子,议论、推理、抒情甚至插科打诨,都没有一句口水话,压缩的信息量之大,有点类似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这部长篇小说中的一个章节便足可改写成一个中短篇。但那毕竟是小说,就涉及的知识领域而言,无法与《细胞生命的礼赞》相比, 字数也远比它多的多。 ③这本由二十九篇既像科学论文又像散文随笔组成的小册子,似乎有点杂乱无章。细加品味,才发现它颇像一部气势恢弘的交响乐。这些表面独立的文字音符互为交响,不时出现华彩的乐段。正如作者在书中大力推崇的巴赫的音乐般迷人。 ④先说一个细胞。在地球冷却之后的亿万年前,它被一响雷电赋予了生命(化学结构上的无机变有机)。“于是从这一母细胞的后代,我们才成了今天的样子”——原来我们至今还跟周围的生命有着共同的基因。刘易斯•托马斯还告诉我们,草的酶和鲸鱼的酶之间的相似,证明了来自远古的同种相传。而一个小小的细胞就是一个小小的生命,它的叶绿体通过氧化方式给细胞提供能量。每一种细胞(包括草的细胞)的叶绿体也是独立的生命,都有自己的基因组、编码和遗传信息。于是亿万个细胞构成的生命各自活着,工作着。“它们实际是和我一道每天早晨散布于本地的公园,感觉着我的感觉,倾听着我的音乐,思想着我的思想呢!”这些对细胞生命的描述就像小提琴在G弦上的咏叹调。 ⑤当看到“动物似乎都有这样一种本能,独个儿去死,在背人处死”,“我从来没有在任何地方见到过一只死松鼠”,“疾病是生命存在的正常形式……人要消灭疾病、消除死亡,是徒劳的、也是反自然的”这样的句子和段落,仿佛是一曲苍凉的双簧管,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看透了生命的老人,教你平静、愉快地接受这种自然规律。因为“任何事物的生都是某一事物的死换来的,一个细胞换一个细胞,意识到这一同步过程,也许是一种安慰……我们都在一起走着下坡路,我们的伙伴遍天下”!以这样一种幽默而轻松的口气谈论死亡,是多么乐观豁达。 ⑥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相信人是万物的主宰,相信自己是全知全能的、有高于一切存在物的品质和权利。而在《伊克人》一章中,作者介绍了一种令人憎恶的民族。“他们从来不歌唱,孩子一旦能走路了,就把他赶出家门去抢劫……随时都会把老年人抛弃,让他们饿死……在彼此的大门口排便……只有见到别人不幸时他们才笑……”这样的人会是全知全能的万物之灵吗?这些人性的恶,仿佛是一部乐曲里反复出现的反面主题,批判着、讽刺着人类的愚昧、贪婪与傲慢。接着响起的是振聋发聩的大鼓声:“宏观地看,人又是社会、城市这些具有大生物的细胞,是无名的组成部分。因而人的自尊自大是没有根据的,也是不必要的。人与其他生物的同一性比其特殊性更为重要。”对于地球的其他生命,他主张让它们自然地发展:“站远一点,别碰它们。” ⑦但这丝毫不意味着刘易斯•托马斯主张人类无需“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进步”。恰恰相反,本书讲述“细胞——生物——人——社会——地球——宇宙”的链条,并阐述了一个了不起的理论:这是一个互为依存的、有生命的活的系统,各个生物圈有其内在的生态关系,这种关系是不能打乱更不能破坏的。 ⑧刘易斯•托马斯还认为社会城市也是个有机物,地球是生物、是发育中的胚胎甚至是一个单细胞。这真是奇思妙想,又似乎是文字游戏。也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深邃的哲学思想,和我国古老的“天人合一”的观点如出一辙。 ⑨总之,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里,从字里行间,读者随时都能感觉到对生命的颂赞和热爱。常常不珍惜自己的时间和生命的的人,读了这本书会明白地球上第一个单细胞的诞生是极其偶然的。“从统计学上讲,我们中的任何人来到我们现在呆着的地方的几率都是极小的……”但从遗传学上看,各种可能性却又多得惊人,而能取代我们现在位置的人更是多的数不胜数。“我们活着,是因为他们没运气。”读着这些文字你怎能不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呢? ⑩评价《细胞生命的礼赞》,似乎只有用音乐——而且是巴赫的音乐——才能找到感觉。巴赫的作品是最单调又是最复杂的。这颇像作者那似乎单调的专业中透出的广泛兴趣、渊博学识和博大胸怀。音乐为所有生命形式所共有,包括地外生命。由是,我才想到这是宇宙生命在细胞里的一种交响,是微观中的宏观世界。 1. 第②段中写“白矮星”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 第⑥段中画线句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以下与本文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 A. 《细胞生命的礼赞》由二十九篇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作品构成。 B. 刘易斯·托马斯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是来自同一母细胞的后代。 C. 刘易斯·托马斯对于社会城市的构想与“天人合一”完全一致。 D. 刘易斯·托马斯认为,人们能活着是因为有着极其偶然的运气。 4. 根据文本内容概括《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的写作特色。 5. 结合全文,赏析本文作为书评构思上的特点。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宇宙在细胞里交响·张长》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比喻、类比的使用,生动形象地突出了《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所具有的言简意丰的特点。 2. 人类不应该自诩为宇宙自然的主宰,应该以平等的心来对待世间万物,让别的生物拥有同样的生存发展空间。 3. C 4. (1)极其丰富的内涵(2)新颖独特的见解(3)既专业又通俗的表达方式(4)极为机智幽默的语言 5. (1)引文丰富详实,充分证明了作者对于作品的观点(2)构思新颖,以交响乐和书的内容相交织,引人入胜(3)以书的链条作为评论的线索,既展现了书的风貌,也使书评更具有了引导读者的阅读的意义。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证手法的作用。解答此类问题,先找到问题所在语境,梳理结构层次,把握语段中心,注意结合论证手法作分析。本题所在的语境在第二段,分为两个层次,写出了《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所具有的言简意丰的特点。其中第一层,“宇宙中的白矮星有一种惊人的密度,以致火柴盒那么大一块落到地球上,也会像铁块掉进水池里,可以迅速把地球洞穿——《细胞生命的礼赞》就具有这种信息上的高密度”,运用比喻论证,用白矮星的惊人速度来比喻《细胞生命的礼赞》的言简义丰;第二层,“一本薄薄的小册子,议论、推理、抒情甚至插科打诨,都没有一句口水话,压缩的信息量之大,有点类似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用《百年孤独》类比《细胞生命的礼赞》的言简义丰。都达到了形象生动的效果。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有如下几种方法: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解答本题先找到句子所在的语境,第六段从宏观的角度看人与万物的关系,强调人类与万物的平等。然后结合语境,分别解读关键词句的内涵。 “站远一点”是指让别的生物拥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别碰它们”是人不应该高高在上,要平等对待万物。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C项,“完全一致”错,原文是说与“我国古老的 ‘天人合一’的观点如出一辙”,只是强调观点的相似性。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筛选概括能力。答题时注意围绕题干找到文中的关键语句然后分点作答。筛选之前要先依据题干确定答题的区域,然后再找与之相关的内容。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本题要求概括《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的写作特色,可以从内容、结构、语言特色等角度作答。从“谈细胞、谈生命、谈语言、谈信息、谈计算机、谈音乐、谈科学规划、谈生和死,从蝼蚁到鲸鱼星座、从小细胞到大宇宙,有形象的描述,有哲学的探讨,庞杂新奇,博大精深……”概括出内容丰富;从“动物似乎都有这样一种本能,独个儿去死,在背人处死”“我们都在一起走着下坡路,我们的伙伴遍天下”概括出语言轻松幽默;“这本由二十九篇既像科学论文又像散文随笔组成的小册子,似乎有点杂乱无章。细加品味,才发现它颇像一部气势恢弘的交响乐”“这些表面独立的文字音符互为交响,不时出现华彩的乐段”概括出表达方式新颖又专业;“托马斯还认为社会城市也是个有机物,地球是生物、是发育中的胚胎甚至是一个单细胞。这真是奇思妙想,又似乎是文字游戏。也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深邃的哲学思想”概括出见解独特。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文章构思的能力。所谓文章的构思,就是围绕主题安排材料的布局。本文是一篇书评,考生可以从选材的特点、结构的安排技巧、论证的手法以及表达的效果等角度进行分析。从结构上看,全文围绕《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展开评论,重点突出,线索清晰。从选材上看,大量引用原书内容,“而在《伊克人》一章中,作者介绍了……只有见到别人不幸时他们才笑……”“从统计学上讲,我们中的任何人来到我们现在呆着的地方的几率都是极小的……”,使评论真实,增强了可信度;从表达方式上看,“巴赫的作品是最单调又是最复杂的。这颇像作者那似乎单调的专业中透出的广泛兴趣、渊博学识和博大胸怀”,以交响乐和书的内容相交织,新颖独特,富于感染力。 |
|
录入时间:2021-03-13 10:16: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