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里吏是如何支撑国家政权的·张涛》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古以来,基层社会的治理都是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国家的创制期对基层政权的大规模调整,还是国家的稳定期对基层政权的保障和维护,都是统治者最为关心和重视的内容。在秦汉时期,里吏与里父老共同构成了管控基层的重要力量。 与邑一样.最初的里是散布在广大田土之上的小型聚落.这些聚落具有先秦血缘共同体的特征。里作为居住聚落,建有围墙.与农田相隔绝.共同体成员多为拥有血缘关系的亲族,他们共耕均赋,互相救济,共同进行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诗经》中“千耦其耕,徂隰徂畛”便是对此类聚落共同体共同耕作景象的生动描绘。而西周到春秋早期的宗法封建国家,此时征发赋役也多以里邑为单位,说明此时的里邑相对于国家仍保持着一定程度上的自治与相对独立性,聚落与国家之间只有封建的臣属关系,而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国家的行政力量尚未突破基层共同体而直接控制到个人。 随着春秋时代社会结构的变化与发展,以及兼并战争的频繁,人口的流动大大加速,传统的血缘共同体开始被打破。里也从宗法封建制下的血缘聚落逐渐成为基层社会组织的通称。特别是随着战国领土国家的形成,由于兼并战争的需要,各国纷纷扩大兵役人口,加强对国内人口的控制,实行军政合一的管理方式。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商鞅变法“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随着编户齐民的进一步推进,国家的行政力量直接控制到个人之后,里便从以血缘宗族为基础组织形式的血缘、地域共同体,转变为国家基层的行政组织。国家对各种资源的调配,所施行的各项措施无不依赖于对里的管理,而直接负责对里进行管理的便是由国家所任命的里吏。 里吏作为国家的基层属吏,其在里内的政治地位也由国家赋予,国家统治在基层上的执行皆仰赖于这些基层官吏。里吏的职责众多,国家对于人口的控制,对赋役的征发,乃至于地方社会秩序的维护都要依赖于里吏行政功能的发挥。如在秦及汉初,里作为一个封闭的社会共同体,以围墙与外界区隔开来,只有里门与外界相沟通;而里门的定时开关与管理也皆由里吏负责。里吏要随时掌握里内的治安状况,里内如果出现水火、寇盗等情况,里吏皆需上报上级部门。 里父老是里内的另一个重要的领导群体。《春秋•公羊传》中说:“选其耆老有高德者,名曰父老;其有辩护伉健者为里正。”可见和里正一样,里父老同样由国家任命。但与里吏不同的是,里父老作为血缘、地缘共同体中传统上的领导角色,有着较强的地方色彩。汉朝实行“以孝治天下”的国家指导方针,国家在法律上对老人实行优待。类似的举措进一步加强了里父老在地方社会中的地位。与其他里吏一样,里父老也承担着维持地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责任。里父老对里内的约束力,更多地来自于传统上的自然力量,不同于国家权力的强制。因而当官僚体系的行政能力出现衰退.或国家发生内乱时,里吏的行政功能无法得到落实。里父老所代表的地方领导力量,便迅速填补了国家行政力量的空缺,成为地方社会的主导力量。 (摘编自张涛《秦汉里吏是如何支撑国家政权的》)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里最早是小型居住聚落.成员之间大都有血缘关系,居住区与农田生产区相互分开。 B. 里从原来的血缘聚落成为国家最为基层的行政组织,主要是由于人口的频繁流动。 C. 在里的管理上,里吏所负责的事务相当繁重,国家对于基层的控制必须依赖他们。 D. 里父老和里吏都对里内有约束力,但前者是靠传统的自然力量,后者靠国家公权力。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主要是扣住“里”的历史演变、“里内”的管理方式等方面来进行论述的。 B. 文章所引《诗经》中的诗句主要是用来阐明“里”最早具有聚落共同体的特点。 C. 文中列举秦及汉初时里吏对里内的各种管理论证里吏的地位是由国家赋予的。 D. 里父老与里正的职务均由国家任命,这从《春秋•公羊传》的史料中可得到证实。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西周到春秋早期,因为国家行政力量尚弱,所以征发赋役只能以里邑为单位。 B. 商鞅变法加强了人口控制,顺应了当时兼并战争的需要,也强化了当时国家的统治。 C. 汉代为了加强里父老在地方社会中的地位,实行了“以孝治天下”的国家指导方针。 D. 只有国家发生内乱时,里父老才会代替里正,行使权力,成为地方社会的主导力量。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秦汉里吏是如何支撑国家政权的·张涛》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本类题目,考生要浏览选项,然后到材料中圈出相关内容,最后进行比对。本题B项中“主要是由于人口的频繁流动”分析错误,“特别是随着战国领土国家的形成,由于兼并战争的需要,各国纷纷扩大兵役人口,加强对国内人口的控制,实行军政合一的管理方式。”“随着编户齐民的进一步推进,国家的行政力量直接控制到个人之后,里便从以血缘宗族为基础组织形式的血缘、地域共同体,转变为国家基层的行政组织。”可见人口的频繁流动并非主因,主要原因应该是“特别”后面的““军政合一的管理方式”。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C中,“列举秦及汉初时里吏对里内的各种管理”主要是为了证明“里吏的职责众多”和国家对里内的管理要依赖里正来进行,而不是里吏的地位是由国家赋予的,论证关系不当。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本题A项中, 原文两者之间并没有存在因果关系的依据;C项中因果倒置,应是实行“以孝治天下”的国家指导方针加强了里父老的地位;D项中以偏概全,平时与当官僚体系的行政能力出现衰退时,里父老也都会承担责任。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
|
录入时间:2021-03-13 10:3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