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娱乐化·警惕文化泛娱乐化侵蚀精神家园》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文化商业化浪潮的助推下,“娱乐至 上”的文化泛娱乐化现象开始出现。警惕文化泛娱乐化、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当前建设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文化泛娱乐化,简单地说就是娱乐价值被推至文化的一切领域,是否有娱乐性、能否取乐成为衡量文化产品价值的法则。在“娱乐至上”的价值追逐中,历史可以被戏说,经典可以被篡改,崇高可以被解构,英雄可以被调侃。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杜甫很忙”“李白很酷” 等名人恶搞事件,各类选秀、真人秀的强力圈粉,都是文化泛娱乐化的表现。追求上座率、获得收视率、博取点击率是文化泛娱乐化背后的动力,受众心理上图消遣、求轻松、避思考的倾向是文化泛娱乐化赢得市场的重要原因。文化泛娱乐化以消费、技术、快感、世俗等因素的融合消解文化的深度与厚度,当众多严肃的新闻、正统的历史、经典的叙事以“娱乐”包装的形式呈现时,其负面作用不可小觑。 文化泛娱乐化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受到侵蚀。首 先,文化泛娱乐化在戏说、调侃、恶搞中解构宏大叙事,使民族文化碎片化,动摇了对“我们 是谁”的认知。其次,民族历史记忆具有唤醒民族情感、强化国家认同的重要功能,它让我们 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文化泛娱乐化将娱乐价值置于历史价值之上,为了娱乐可以随意篡改、编造历史,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推波助澜,模糊了对“我们从哪里来”的追寻。最后,文化泛娱乐化背后充斥的物质欲望、个人主义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弱化对“我们到 哪里去”的引领。 面对文化泛娱乐化,我们必须增强文化自觉,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增强文化自觉,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既要求文化生产者主动担当,又要求文化消费者能动省思。文化生产者要努力挖掘时代元素,让自己的文化产品与优秀传统文化对接,与未来发展趋势对话,传播好真善美。文化消费者始终坚持追求文化精品的品位,对戏说历史、解构崇高、调侃英雄坚决说不,这样文化泛娱乐化就会失去生长空间。 (摘编自《警惕文化泛娱乐化侵蚀精神家园》) 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追逐“娱乐至上”是戏说历史、解构崇高、调侃英雄、恶搞名人等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B. 民族历史记忆有唤醒民族情感、强化国家认同的功能,因此不能将娱乐价值置于历史价值之上。 C. 只要不追求上座率、收视率、点击率,就能消除文化娱乐化,建设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D. 如果想让文化泛娱乐化失去生长的空间,就需要文化生产者和文化消费者一起共同努力。 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的文化商业化浪潮是出现“娱乐至上”的文化泛娱乐化现象的根本原因。 B. 文化泛娱乐化的盛行导致了受众在心理上产生了图消遣、求轻松、避思考的倾向。 C. 文化泛娱乐化放大了文化的娱乐价值,把娱乐性当成了衡量文化产品价值的法则。 D. 面对文化泛娱乐化,文化消费者应增强文化自觉,对接传统文化,传播真善美。 3.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提出了文化的作用,陈述了文化泛娱乐化出现的背景,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B. 第二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论述文化泛娱乐化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和负面作用。 C. 第三段论述了文化泛娱乐化对社会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所带来的危害。 D. 最后一段从文化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角度论述了“面对文化泛娱乐化”的正确做法。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文化娱乐化·警惕文化泛娱乐化侵蚀精神家园》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C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C项,“只要……就能消除文化娱乐化,建设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错误。结合“追求上座率、获得 收视率、博取点击率是文化泛娱乐化背后的动力,受众心理上图消遣、求轻松、避思考的倾向是文化泛娱乐化赢得市场的重要原因”“文化泛娱乐化以消费、技术、快感、世俗等因素的融合消解文化的深度与厚度……其负面作用不可小觑”等分析,“只要……就……”推断太绝对。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多种多样,有直接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推断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显性内容,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标题、论点或分论点、结论性句子等。 A项,“根本原因”不合文意,原文为“在文化商业化浪潮的助推下”; B项,“文化泛娱乐化的盛行导致了……倾向”,结合文本内容“追求上座率、获得收视率、博取点击率是文化泛娱乐化背后的动力,受众心理上图消遣、求轻松、避思考的倾向是文化泛娱乐化赢得市场的重要原因”分析,选项内容因果倒置; D项,“文化消费者应增强文化自觉,对接传统文化,传播真善美”张冠李戴。原文为“面对文化泛娱乐化,我们必须增强文化自觉”“文化生产者要努力挖掘时代元素,让自己的文化产品与优秀传统文化对接,与未来发展趋势对话,传播好真善美”。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B项,“第二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论述”“形成原因和负面作用”错误。结合文本第二段内容分析,在论述“形成原因和负面作用”没有使用举例论证。 故选B。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
|
录入时间:2021-02-03 11:5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