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未来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曹培杰》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改变了育人目标。正如机器取代简单的重复体力劳动一样,人工智能将取代简单的重复脑力劳动,司机、翻译、客服、快递员、裁判员等都可能成为消失的职业,传统社会就业体系和职业形态也将因此发生深刻变化。适应和应对这种变化与趋势教育必须回归人性本质,必须褪去工业社会的功利烙印。当人工智能成为人的记忆外存和思维助手时,学生简单地摄取和掌握知识以获取挣钱谋生技能的育人目标将不再重要。教育应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同理心、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协作力,帮助学生在新的社会就业体系和人生价值坐标系中准确定位自己。教育目标、教育理念的改变将加速推动培养模式、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教育治理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创新。

有专家指出,“创意工作者”“人际连接者”和“复杂模式的判断者”这三类人是最不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教师这一职业同时满足这三类人的特点,所以人工智能并不能轻易取代教师这个职业。但在未来,人工智能可以改变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教师可以从低附加值的简单重复工作中自我解放,从而更加专注于构建和谐稳固的师生关系和促进学生全面长远发展。教师就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教学服务提供者、设计实施定制化学习方案的成长咨询顾问。

——唐亮《人工智能给未来教育带来深刻变革》

材料二:

面向未来社会,学校课程应该逐渐走向个体式课程。面对同样必修的课程,让不同水准的学生学习不一样层级的课程;让理解能力不同、学习效率快慢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时间完成必修的课程;面对不同兴趣的学生,让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选修课程学习;面对有特殊天赋、特别潜质、特殊兴趣、特别需求、特异才能的学生,为之量身定制开设特需课程给予特定的时间空间、特殊的教育资源、特别的教师指导。

开放的空间给学校课程整合提供了可能性。学术课程主题整合,主题就是依据。要实现整合,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提出这个学科或跨学科的本质问题与概念,这既是衡量其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实现学术课程主题整合的关键所在。在整合课程的教学中出现大概念、大问题、大任务、大单元、大练习将会是一种常态,不能仅仅以碎片化、零散化的知识来要求学生。实践课程项目整合,产品就是依据。项目课程制作产品,让学习真实地发生。真实的学习有三个关键要素:情境一现实的需要;实践一方法的掌握;思维一发展与提升。实践课程既提供了学生学习的现实需要,同时在产品生产制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习得并掌握了相关的方法,在设计产品、制作产品、完善产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都得到了发展和提升。而项目课程首先必须确立一个高阶驱动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系统分析、问题解决、创造等高阶认知策略,从而促进学生深度地理解知识概念,实现跨越情境的成功迁移,在新情境中创造新知识,进而形成素养。优秀的学生是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完美统一,智慧的教学是学术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程红兵《面向未来的课程改革》

材料三: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创新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活跃期,而教育仍未摆脱“工业化”的印记,以至于有人认为:“我们把机器制造得越来越像人,却把人培养得越来越像机器”,所以,我们要有一种时代紧迫感,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动学校改革和教育转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尽管“人工智能+教育”带有明显的技术性,但其本质不是“工业”,而是“农业”。技术进入教育绝不是要塑造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教学流程,而是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让教育变得更有智慧。前段时间,有学校给学生发了一个类似“紧箍咒”一样的东西,戴上之后就可以知道学生是否专注听讲。我觉得这种做法不能称之为“人工智能+教育”。新技术应用不是为了监控,而是为了读懂学生、发现规律,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认知特征,对学习中出现的学习困难进行诊断,从而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曹培杰《未来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

1.下列对材料中“其本质不是工业,而是农业”一句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前所未有的活跃,但教育仍未摆脱“工业化”的印记。

B. 技术进入教育不是要统一和标准化教学流程,而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让教育变得更智慧。

C. 给学生戴上“紧箍咒”来监控学生是否专注听讲,这种做法不能称之为“人工智能+教育”。

D. 新技术应用是为了读懂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认知特征,对出现的学习困难进行诊断。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教育回归人性本质,全新的育人目标将加速推动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包括培养模式、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等。

B. 未来,人工智能并不能完全取代教师但教师将摆脱低附加值的简单重复工作,更加专注于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和定制学习方案。

C. 学术课程整合要以主题为依据,教师要善于提出“大问题”“大任务”等知识概念,不能仅仅以碎片化零散化的知识来要求学生。

D. 项目课程必须确立一个高阶驱动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对知识概念的深度理解,在新情境中创造新知识,形成素养。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人工智能将给学校教育带来的改变。

下载Word版试题
《未来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曹培杰》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B   

3.(1)人工智能改变育人目标,侧重培养学生爱心、同理心、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协作力等。(2)人工智能改变了教师职能,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3)人工智能将推动课程现代化。群体式课程走向个体式课程,分科式课程走向整合式课程。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理解句子含义,首先要抓住关键词,由单个词的含义进而推断整个句子的含义;还要结合上下文分析。

句子在材料三第二段第一句。首先理解“工业”和“农业”的含义。“工业”代表“商品化”“标准统一”等,而“农业”代表“初心”“以人为本”等;再结合后面的句子“技术进入教育绝不是要塑造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教学流程,而是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让教育变得更有智慧”,这句是对“其本质不是工业,而是农业”的解释说明。

AC项都是利用技术让教育“标准化”;D项与后句的意思不符。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B项,“为学生定制学习方案”错误,原文是“设计实施定制化学习方案的成长咨询顾问”。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①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②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这是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③提取精要,独立归纳,这是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

结合材料一“教育应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同理心、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协作力,帮助学生在新的社会就业体系和人生价值坐标系中准确定位自己”可概括出答案(1);结合材料一“但在未来,人工智能可以改变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教师可以从低附加值的简单重复工作中自我解放,从而更加专注于构建和谐稳固的师生关系和促进学生全面长远发展。教师就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教学服务提供者、设计实施定制化学习方案的成长咨询顾问”可概括出答案(2);结合材料二“面向未来社会,学校课程应该逐渐走向个体式课程。面对同样必修的课程,让不同水准的学生学习不一样层级的课程……为之量身定制开设特需课程给予特定的时间空间、特殊的教育资源、特别的教师指导”“开放的空间给学校课程整合提供了可能性……在整合课程的教学中出现大概念、大问题、大任务、大单元、大练习将会是一种常态,不能仅仅以碎片化、零散化的知识来要求学生。实践课程项目整合,产品就是依据”可概括出答案(3)。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录入时间:2021-02-04 11:3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