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奶·王鲁彦》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陈老奶 王鲁彦 天阴沉沉的,厚厚的、低低的、灰黄色的浊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这一天,二儿子出去当兵了。在从前,当兵是升官发财的捷径,但现在不同,稍有知识的人都是抱着为救国而牺牲的目的去的,二儿子就是这其中的一个。 没有谁晓得陈老奶的内心起了怎样的震动。第二天,她没有起床,什么也不吃,什么也不说,即使是顶心痛的孙子,都引不起她的兴趣。她的脸上没有泪痕,也没有悲苦,只是浮上了一层冷漠的光。 这样地一直躺了两天后,她忽然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她的心也好像平静了,她像是把一切都忘记了。她现在也爱说话,脸上也常有点笑容。在过去五六年中,许多事情她都依着大儿子和媳妇的意见,自己很少拿主意,她用全副精神管着二儿子。但是现在,她又变为这一家的主人了。不论什么事,都要先得到她的同意。她好像一个懈怠了数年的舵夫,经过这次打击,终于又挺身出来紧握着船舵,负起了一切责任。 她的大儿子现在完全代替了二儿子的地位,连穿衣吃饭也要受她管束。 她最反对烟酒赌,可大儿子恰恰喜欢喝几口,有时也打打牌。他是一个商人,在镇上一家杂货店里做账房,算是个体面的人,无论怎样都戒不了酒和赌,许多交易往往就在喝酒打牌时谈妥了。 然每当他违了禁,陈老奶总是气愤地说:“你——?” 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二儿子身上,她准会爆炸起来,迸发出各种咒骂的语句,但现在,她好像绝对禁忌着什么。只是,这简短的一个字里,可以听出她复杂的情感来。 不过在她的管理下,这个家并不因为少了一个年轻人就显出颓唐的气象,它反而如同一条张满了风帆的船,在激流中前进。 但是不幸,二儿子出门才半年,陈老奶又受到了更大的打击。一个晚上,大儿子喝得微醺回来,挨了她一顿埋怨,第二天就起不了床了。他发着很高的热,两颊特别红,不时咳呛着,医生说酒入了肺。服了几天药,却愈见严重,到后来竞不认识人了。 她像犯了大罪的人一样,总怀疑自己太管束了他。她日夜守在他床边,虔心地祈祷着,又极度懊悔地一再答应他:“只要你的病快些好,想喝酒就给你买点好的。” 但是,只过了八天,大儿子在高热中昏了过去,没再醒来。 还不曾有谁看见陈老奶这样悲恸地号哭过,只有十几年前,当丈夫丢下她和两个儿子的时候,她哭得很伤心,但比起现在,却又不同。那时她的肩上负着抚养两个儿子的责任,虽然艰苦,前途却是明亮的。但现在,希望在哪里?她已经这样老了,还能看见什么呢? 不,希望仍然是有的。在眼前,还有承继香火的孙子,和那贤淑的媳妇! 几天后,她从悲恸中清醒过来,又管理起了家务,也一直劝慰着浸在泪水里的媳妇。为了幼小的孩子,媳妇把悲伤埋在心底,也终于和母亲一样,渐渐地振作了。 但就在这时,大儿子的老板来欺负她们了。他假造了许多张字据,串通了一个伙计做证人,来向陈老奶催要她大儿子欠下的几百元债。 这是她怎么也想不到的事,她气得几乎晕倒了。她到镇公所去诉说,辩解,但说什么都无济于事。镇长冷酷地宣布结案,并要求陈老奶替儿子还债。 现在她们怎么活下去呢?没有田地房屋,又没有挣钱的人…… 可是陈老奶好像愈加年轻了,依然紧握着船舵,在暴风雨中行驶。她,戴上老花镜,开始给人家打起鞋底来,也让很能做针线的媳妇给人家缝衣服。有时候,婆媳俩在学校门口摆下一只炉子,做一些油炸的饼子卖给出校游玩的孩子。 她们的精力一天比一天消耗得更多。陈老奶究竟是老了,越是挣扎,越是衰老得快,不到几个月,牙脱光了,走路也像失了重心似的踉跄。 一个晚上,陈老奶靠着床,招招媳妇说:“你过来,我有话。” 媳妇惊讶地坐到床沿上,看见她的脸上正闪动着一种喜悦的光辉。 “我一连做了好久的梦了,每次都差不多。”她缓慢地说,“我看见大孩子还活着,正高兴地喝着谁的喜酒……又像是仗打完了,二孩子穿着军装回家了……” 她看见媳妇眼眶里闪动着泪光,就严肃地说:“你别伤心呀,我做的都是好梦,心里从来没这样舒畅过,我已经很满足了……” 她伸手摸着媳妇的头发,闭上眼睛,微笑着,渐渐地睡熟了。 第二天清晨,天气特别阴沉,小房中暗淡而清冷。陈老奶静静地躺着,脸上十分安详。 一九四二年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老奶的二儿子为救国而去当兵。小说交代这一情节,引出下文对陈老奶内心震动的叙写,也为后文写陈老奶梦见二儿子穿着军装回家的情节作铺垫。 B. 大儿子有时违禁,陈老奶虽然不会暴怒和咒骂,但一个“你”字里,包含了她的疼爱和心痛,也包含了她的冷漠和失望。 C. 陈老奶多次梦见自己的两个儿子,表现了她对儿子的思念,对家人团聚和战争结束的期盼,同时也意味着陈老奶油尽灯枯即将走到她生命的尽头。 D. 陈老奶身上有着纯朴勤俭的传统美德,有着百折不挠的顽强力量,有着埋头苦干的进取精神。作者塑造陈老奶这一形象有着特定时代的现实意义。 2.小说写陈老奶“依然紧握着船舵,在暴风雨中行驶”,有什么作用? 3.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陈老奶·王鲁彦》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①呼应前文,引出下文陈老奶辛苦持家的情节;②形象地表现陈老奶遭遇磨难和不幸后的坚忍不拔、勇于担责;③寄寓了作者的同情和赞美。 3.①阴沉的天气与开头呼应,使小说结构完整;②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凉、凄清的氛围;③寓情于景,流露出作者对受苦受难的底层百姓的同情;④神态描写,表现了陈老奶的无悔和满足。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项,“冷漠”错,联系上下文“但是现在,她又变为这一家的主人了。不论什么事,都要先得到她的同意。她好像一个懈怠了数年的舵夫,经过这次打击,终于又挺身出来紧握着船舵,负起了一切责任”“她的大儿子现在完全代替了二儿子的地位,连穿衣吃饭也要受她管束”“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二儿子身上,她准会爆炸起来,迸发出各种咒骂的语句,但现在,她好像绝对禁忌着什么。只是,这简短的一个字里,可以听出她复杂的情感来”,可知二儿子为救国而去当兵,引起了陈老奶内心很大的震动,大儿子现在完全代替了二儿子的地位,陈老奶处处管束大儿子,大儿子违禁,陈老奶一个“你”字里包含着复杂的情感,有疼爱和心痛,有担忧和失望,有顾忌和气愤,体现的是母亲对儿子的爱和责任,并非冷漠。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语句作用的能力。分析语句的作用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分析语句内容,考虑与主旨的联系或考虑其在表达情感、观点方面的作用;着眼语句在文中的位置,分析其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分辨其作用是领起、铺垫、过渡、照应还是总结;针对表达上富有特色的语句(如特殊表现手法、结构上超常组合、使用特殊标点符号的句段)分析其特殊的表达效果。 从情节结构角度,联系上文“但是现在,她又变为这一家的主人了。不论什么事,都要先得到她的同意。她好像一个懈怠了数年的舵夫,经过这次打击,终于又挺身出来紧握着船舵,负起了一切责任”,与上文形成照应,联系下文“她,戴上老花镜,开始给人家打起鞋底来,也让很能做针线的媳妇给人家缝衣服。有时候,婆媳俩在学校门口摆下一只炉子,做一些油炸的饼子卖给出校游玩的孩子”,引出陈老奶辛苦持家的情节; 从人物形象角度,联系前文,大儿子去世已给陈老奶沉重的打击,被大儿子的老板欺负,替儿子还债,家中没有田地房屋,又没有挣钱的人,陈老奶不顾年老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表现出她遭遇磨难和不幸后的坚忍不拔、勇于担责的性格特点; 从情感角度,文本写二儿子为救国而去当兵,大儿子不幸去世,年老还要替大儿子还债,陈老奶不幸的遭遇引发人的同情,面对生活的磨难,陈老奶有着百折不挠的顽强力量,有着埋头苦干的进取精神小说,值得赞美。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结尾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从情节、主题、手法情感等角度加以分析。从情节角度分析,可结合作品具体情节分析结尾如何做到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平情理,或者如何做到与前文照应,使情节连贯,发人深;从主题角分析,则要分析结尾是否有卒章显志、点明文章中心、深化作品主题等作用;从手法角度分析,则要思考结尾如何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使文章耐人寻味;从情感角度分析,则要从悲剧性、喜剧性方面来分析作答。 从情节结构角度,结尾“第二天清晨,天气特别阴沉”,与开头“天阴沉沉的,厚厚的、低低的、灰黄色的浊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形成呼应,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完整;从环境角度,结尾写天气的阴沉,小房的暗淡清冷,陈老奶去世,营造出悲凉、凄清的氛围,引起读者内心情感的激荡;从表达技巧与情感角度,陈老奶遭遇大儿子去世,替大儿子还债等磨难,在阴沉凄清的环境氛围中去世,作者寓情于景,表现对受苦受难的底层百姓的同情;从人物形象角度,结尾“陈老奶静静地躺着,脸上十分安详”,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联系上文“‘我一连做了好久的梦了,每次都差不多。’她缓慢地说,‘我看见大孩子还活着,正高兴地喝着谁的喜酒……又像是仗打完了,二孩子穿着军装回家了……’”“‘你别伤心呀,我做的都是好梦,心里从来没这样舒畅过,我已经很满足了’”,陈老奶梦见自己的两个儿子,表现了她对儿子的思念,对家人团聚和战争结束的期盼,“安详”表现了陈老奶的无悔和满足。 【点睛】分析小说语句的作用,可用“四指向一联系”的思考模式答题。指向小说环境:对环境的作用。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指向故事情节:对情节结构的作用。贯穿始终的线索,推动(暗示)情节发展。指向人物形象: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突出人物的形象或者性格。指向小说主旨:对主旨的作用,突出主旨。一联系:联系读者思考,谈读者对此的感受。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
|
录入时间:2021-02-04 11:5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