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第3课《圆的世界》说课稿
本课是一年级第1册在“造型表现”方面继《看谁涂得更好看》之后第二个内容。学生在本课第一次接触用形状概括生活中的物体,此后将学习《各种各样的形》等与基本形有关的课程。???
2.课时安排:1课时
3.根据教材内容和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运用基本形——圆形概括表现生活中的物象。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想象力和用圆形进行造型的表现能力。?
情意目标: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并感受生活中圆形之美。
教学重点:通过回忆、联想,发现生活中能用圆形概括的物象,学习用圆形大胆的表现。
教学难点:如何借助圆形表现物象特征。
二、说教法
本课的教法我采用游戏导入法、直观演示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本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直观教学为主.在本课,我出示了大量与圆有关的作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发现新知识,探索新知,参与知识形成,能力形成的全过程.
三、说学法
?一年级学生处于幼儿期向儿童期的发展中,他们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控能力差,教师要营造富有乐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通过不断变化的教学形式来引导学生观察,感知,探究,理解,创新。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本课学习任务。
四、说教学过程:
一节优秀的美术课是能使全体学生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促进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培养个性。为了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导入:游戏互动,激发兴趣,初次感受圆的美感
针对低年级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开课伊始,师生共同玩“吹泡泡”的游戏:通过吹一吹,看一看,抓一抓,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看到大大小小的泡泡漫天飞舞,同学们非常高兴。在这样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学习情绪。“小朋友喜欢吹泡泡,可你会画吗?伸出手来跟老师一起画一画!”这样,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的书空练习,学生体会由生活中的形到绘画中的形的提炼概括的过程。初步解决了本课的重点之一:用圆形来概括物象。
(二)新授:欣赏感受,发散思维,深入探究圆的美感
由圆形的泡泡,将学生引入一个圆的世界,展开联想,生活中的物象还有哪些可以用圆形来概括?通过提问,学生发散思维,从身边,教室里,生活中去寻找圆形。这个过程,学生再由绘画中单纯的圆形联系到生活中的其他可用圆形概括的物象。最后老师归纳总结出大致有两类物象可以用圆形来概括:一种是自然界中的,比如星球,花朵等;另一类是人类生产出来的,比如,轮胎,汤圆啊。由此,引发提问:你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东西要做成圆形的呢?比如自行车的做成圆形是使用起来灵活,方便;中秋节吃的月饼象征着圆满。让学生在了解圆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教材,引导学生感受圆形蕴含的美感,挖掘出圆形的深意寓意,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物象自行车和月饼作为切入口,让学生了解到圆形在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也渗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使知识得到拓展,情感得到升华。
(三)创作:愉快探索,共同创作,想象描绘圆的奇妙。
学生感悟到圆的美感后,教师明确本课任务:要用最美的圆形来创作一幅有趣的图画。教师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闭上眼睛,轻轻的展开联想:想用美丽的圆形画什么?是好吃的水果?美味的食物?可爱的动物,还是美丽的植物?又或是生活中的日用品?发散学生的思维。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借助圆形表现物象特征。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教师直观,形象的示范是十分必要的。利用示范演示,让学生真实细致地感受到过程与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同时本课的教师示范更有助于学生对一些较有难度的内容加强了了解,比如圆的大小,多少,前后遮挡关系的处理。通过教师的演示和范画的出示,为学生的表现奠定了基础,让学生知道如何下笔,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播放轻音乐,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展开思路、大胆表现,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适当引导解决问题。
(四)评价,作品赏析,共同提高,收获体会圆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