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第十三章 轴对称《等腰三角形》说课稿
2、教学目标及依据
根据学生认识基础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通过折纸实验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让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实验、归纳、推理、交流等活动,体验数学证明的必要性,培养学生数学说理的习惯。
(3)通过例题的教学,学会利用代数法求解几何问题,培养学生学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及依据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今后应用较广,但“l四线合一”这一性质的条件和结论容易混淆,学生不会灵活运用。因此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1)重点: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性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难点:等腰三角形“四线合一”性质的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
学生以前接触过等腰三角形有关知识,并且在第§12.3.1学生已经历画图方法感知“三线合一”这一性质,所以等要三角形的这两个性质学生可以通过折叠发现出来,但对“三线合一”中的“三线”指代学生可能出现混淆情况,且对“三线合一”这一性质“三线合一”这一性质不够重视,但它是本节课的难点又是今后用得较广泛的性质之一。由于本班中学生各科的基础都较差,合作、交流的意识不强,不敢提问,不善于探索与实践,所以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启发,要多加激励和鼓励。
三、 说教法、学法
初中生的观察、记忆、逻辑思维等能力逐步增强,他们能够在观察中注意到事物的细微处,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地表达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模仿力强,但七年级的学生思维往往要依赖于直观具体的形象,而学生刚学过轴对称图形,对轴对称图形的分析想对比较好。
根据学生这一年龄特征和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在教师的组织、引导、点拨启发下,采用直观教学法,探究、发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动手、动脑、动口,操作实验、直观感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师生互动、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的研讨式学习模式,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教具准备:多媒体计算机、课件、投影机。
学具准备:三角板、透明纸片、剪刀、铅笔。
四、 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因为在§12.3.1已经学过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所以让学生在事先准备好的半透明纸上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并标上字母A、B、C。
选一位学生画好的等腰三角形投影到大屏幕上,结合学生的图形介绍等腰三角形的一些有关概念。
〔设计意图〕从一开始就提供给学生动手操作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无意中,了解等腰三角形的一些概念,同时觉得有一种轻松感。
3、让学生打开课本P51重做§12.3.1练习1,即在已知的等腰三角形ABC中,知道顶角的度数,并量一量课本图中两个底角的度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画图、测量,先整体感知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这两条性质,然后再经过后面的动手、动脑折叠等腰三角形的实验来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观察实验的方法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个直观形象的数学结论。
(二)动手实验,合作探究
1、让同桌或前后的同学互相检查对方刚才所画的三角形是否“等腰”。然后把各自画好的等腰三角形剪下来,并把纸片对折,让两腰AB、AC重叠在一起,折痕为AD。最后问同学: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