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同步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筑生命家园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生命家园》说课稿

二、教学内容的分析

(一)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中“认识国情,爱我中华”与“法律与秩序”部分:“知道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的相关内容:“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初步了解政府运行的法治原则,了解治安、道路交通、消防、环境保护、国家安全、公共卫生、教育、税收等公共事务的法律原则,初步形成依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

(2)整体感知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是第六课的落脚点,学生在前面学习中了解了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基本特点及现状,认识到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知道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本框重点探索解决途径,落实“怎么做”这一内容,本框题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两方面进行了阐述。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合理解决这一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选择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教学难点:理解绿色发展道路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实现路径。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我国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有所体验,对绿色生活方式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所了解。但总体来说,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本质认识深度不够,具有一定片面性;对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内涵了解不够全面,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理解不深;生活中,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也在内心逐渐形成,学生对生活中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事件或行为也有所耳闻,自身也能积极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但仍有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生态意识淡薄的行为。

四、教学设计过程

通过活动及资料展示,在思想方面,引导学生认识人类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生命共同体;在理论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党和国家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知道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观点;在行动方面,引导学生将我们对文明进步与发展的追求化为守望与建设美好家园的实际行动。本节课设计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两个环节。每个环节各有两部分内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包括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和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途径。

导入环节

通过视频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人类在发展的同时对于自然的索取及破坏,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回忆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顺利地导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即探求解决之道。

环节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

通过“运用你的经验”,引导学生联系运用所学的知识,利用已有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及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以联系的观点以及不同角度理解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顺利导入本课主题。

(1)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通过图片直观呈现人类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关系。这一环节呼应导入环节的动画视频,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和探寻维持平衡的方法和标准,为学习下一环节进行铺垫。

(2)和谐共生要遵循自然规律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通过学生朗读及分享感悟,引导学生站在更高更广的角度即人类及地球的角度来看问题,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及大局观。

环节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行性

通过活动进行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活动中会彼此发生思维的碰撞,相互反驳及接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及辩证看问题的能力。在相互分享的过程中,学生易于掌握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资源环境基本国策的内涵。

环节一: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