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四 测量《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设计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动,让学生在情景中生疑从而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让学生通过估一估、比一比、量一量、找一找等操作感知1分米、1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概念。
2.通过实际测量,学会正确运用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并提高估测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概念。教学难点是学会正确运用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结合本课特点,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设计了如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
以故事导入:几个小朋友在一起讨论什么兵器最厉害。明明说:“我觉得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厉害,你看它能伸缩,可长可短,它可以短的只有1厘米,也可以伸长到1米,甚至几百米、几千米,还可以伸到天上去呢!”
通过学生喜欢的小故事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同时为探究新知做好铺垫。然后教师再出示谜语:“身体细又长,身穿花衣裳,要想写好字,请我来帮忙”,让学生猜出“今天的学习伙伴”――铅笔,这时请他们拿出自己最喜欢的铅笔,问:你知道自己的铅笔有多长吗,进而揭示课题。
创设这样的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将学习用品带入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探究发现、讨论归纳
活动一、建立1分米的表象
教师拿出一枝10厘米长的铅笔,请学生估一估老师的铅笔的长度,接着请学生拿出来量一量它的长度,同时让学生到展示台前实际测量。
当量出是10厘米后,教师告诉学生10厘米还可以用1分米来表示,即1分米=10厘米(课件演示并板书),分米用字母dm来表示,1分米=10厘米还可以写1dm=10cm(板书)。
然后感知1分米的长度,要求学生找一找尺子上从哪到哪之间的长度是1分米,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分米。
最后引导同桌研究、讨论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别人的思维方法和过程,以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在相互争论、补充、交流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利用学生已有的测量经验,以活动为主线,设计了估一估,量一量,说一说、认一认、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体会到数学好学,数学真有趣。这时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数学学习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探索的魅力、发现之余的喜悦和无穷的求知欲。
活动二、建立1毫米的表象
用课件出示不是整厘米的铅笔让学生观察,当学生发现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引导其说出具体是几厘米多几小格,并问每一小格是多长。
有的学生可能懂得每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及时给予表扬,同时告诉全班学生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还可以写成1mm。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实际测量进一步认识毫米,让学生亲身体验1毫米的长度。然后请学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寻找长度是1毫米的物体。这样把毫米与这些熟悉的物品联系起来,毫米这样一个抽象的长度单位就变得具体了。
活动三、了解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出示课件,先让学生观察直尺并思考: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1厘米等于几毫米?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放大镜把尺子放大,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在1厘米的中间有10个1毫米的小格,引导学生说出1厘米=10毫米(板书),即1cm=10mm。由此引出本课课题“认识分米和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