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 平面镜成像 |
||
知识点详情 | ||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包括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等考点归纳总结。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2、 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
||
典型例题 | ||
【第1题】
“鲤鱼跃龙门”寄托着人们祈盼飞跃的美好愿望。当鲤鱼离开水面向上跃起的过程中,它在水中所成的像与水面的距离 变大 ,像的大小 不变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2题】
图中给出“L”形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第3题】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玻璃板、支架、两个等大的蜡烛、火柴、白纸、刻度尺、量角器等。 (1)用两个等大的蜡烛做实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 关系。 (2)实验时,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应 竖直 放在白纸上。 (3)甲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标记如图甲所示,其中直线MN是玻璃板的位置,点a、b、c分别是三次实验蜡烛的位置,点a′、b′、c′分别是其对应像的位置。在分析像与物的位置关系时,他猜想像和物可能关于平面镜对称,于是他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通过测量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MN的 夹角 ,判断像和物连线与镜面的关系;还需要测量像和物到镜面MN的 距离 ,并加以比较。 (4)乙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标记如图乙所示,则甲同学的实验方案比乙同学的实验方案更 A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具普遍性 B.容易找到像 C.容易确定像的位置 D.容易测量像距 【第4题】
如图为伦敦四大地标性摩天大楼:“对讲机”、“小黄瓜”、“奶酪刨”、“碎片大厦”。其中一座大楼的设计因考虑不周,曾经由于玻璃反光将停放在附近的小轿车某些部件烤化了,你认为这座大楼最可能是( ) A.对讲机 B.小黄瓜 C.奶酪刨 D.碎片大厦 【第5题】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平面镜MN前有一直立人体AB、人眼可通过平面镜观测到自己的像,试结合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光的反射原理推证:平面镜所需最小长度为人体长度的一半时,人眼即可观看到全身像。(设人眼在A点,不考虑成像宽度) 【第6题】
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如图所示: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 竖直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确定像的位置 ; (3)实验过程中发现有重影,请你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玻璃板太厚,前后表面分别反射,各形成一个像 ; (4)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棋子的像,说明 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 ; 【第7题】
一个人站在竖起放置的平面镜前5m处,他的像距离平面镜 5 m,这个人向平面镜前进2m,他与平面镜中的像的距离是 6m 。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8题】
高度为160厘米的人站在离平面镜150厘米处,他要在竖直墙上的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站立时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长度至少应该是( ) A.160厘米 B.150厘米 C.80厘米 D.任意长度 【第9题】
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作图小明要制作如图所示的简易潜望镜,他需要下列器材中的(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凸面镜 【第10题】
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了两种玻璃板:①厚为2mm的透明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 ① (填序号) (2)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大小 的关系。 (3)当A向玻璃板靠近时,A的像 靠近 (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 不能 承接到蜡烛A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第11题】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M为玻璃板,A和B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图乙是在做实验时留下的记录痕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玻璃板M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B.实验中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成更清晰的像 C.实验过程中,要测多组实验数据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D.选择完全相同的A、B两支蜡烛是为了验证像距和物距是否相等 【第12题】
如图所示,小丑站在竖直平面镜前1米处, ①请画出帽子上A点的在平面镜所成的像; ②小丑往后退0.5米,则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他相距 3 米; ③如果帽子竖直下落,则帽子在平面镜中的像相对帽子 静止 (选填“向下运动”、“向上运动”、“向后运动”、“静止”)。 【第13题】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 ) A.2m B.1.2m C.0.6m D.2.6m 【第14题】
如图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第15题】
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1)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2)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 虚 像(选填“虚”或“实”); (3)A点与水面相距3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 6 m; (4)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m,说明水位 下降 (选填“上升”或“下降”)了 0.5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