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
||
知识点详情 | ||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知识点包括认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等考点归纳总结。 认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①定义: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就叫做光合作用。 ②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③原料:二氧化碳、水 ④产物:有机物、氧气 ⑤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⑥时间:白天进行 ⑦场所:主要在叶绿体内进行(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
||
典型例题 | ||
【第1题】
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时,要先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 ) A.使叶片内的淀粉储藏到叶绿体中 B.使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储藏到叶肉细胞中 D.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 【第2题】
下面是“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的部分步骤,其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c→a→b→d B.b→c→a→d C.a→c→d→b D.d→a→b→c 【第3题】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把天竺葵放在黑暗中处理一昼夜的目的( ) A.耗尽叶片中的淀粉 B.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C.吸收尽容器中的氧气 D.吸收尽容器中的二氧化碳 【第4题】
小柳树因遭破坏,茎的基部被剥去一圈树皮,一段时间后就会死亡的原因是( ) A.切断了导管,叶缺少无机盐 B.切断了导管,根缺少无机盐 C.切断了筛管,叶缺少有机物 D.切断了筛管,根缺少有机物 【第5题】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第一步是把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 A.转运和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储备光合作用的原料 C.消耗叶片内的叶绿素 D.提高光合作用的产量 【第6题】
下列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叶片脱色 B.这个实验同时证明了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C.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溶解叶片中的叶绿体 D.滴加碘液后,叶片的遮光部分变蓝 【第7题】
探索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正确的顺序是( ) ①将植物在黑暗处放上一昼夜 ②将处理的叶片在酒精中水浴加热 ③观察叶片各部分的颜色有何不同 ④将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处理 ⑤将水浴后的叶片清洗2次再滴加碘液 ⑥在光照放置3至4小时 A.①⑤②⑥④③ B.①④⑥②⑤③ C.⑥①④②⑤③ D.⑤②①⑥④③ 【第8题】
在同一植株上分别在早晨、中午、傍晚、深夜摘取同一部位叶片,淀粉含量较高的是( ) A.早晨摘取的叶片 B.傍晚摘取的叶片 C.深夜摘取的叶片 D.中午摘取的叶片 【第9题】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叶片经酒精脱色并滴加碘酒后,遮光和未遮光部分的颜色变化是( ) A.变蓝色、变蓝色 B.变蓝色、不变蓝色 C.不变蓝色、变蓝色 D.不变蓝色、不变蓝色 【第10题】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①用酒精去掉叶绿素 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 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 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酒 A.④③②⑤①⑥ B.④②③①⑤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 【第11题】
水稻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水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果实的生长和发育 D.秸秆的生长和发育 【第12题】
用银边天竺葵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甲为银边部分,乙为黑纸片遮光部分,丙为绿色部分。甲、乙两处的实验结果依次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
A.水、叶绿体 B.光、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 D.叶绿体、光 【第13题】
在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的实验中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A.加强植物的呼吸作用 B.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 C.使叶片中积累的淀粉等有机物消耗掉 D.使植物的生命活动减弱 【第14题】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观察肾蕨”需用放大镜观察叶片背面的孢子囊群和孢子 B.“观察花的结构”时需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子房的内部结构 C.“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对盛有酒精的小烧杯应隔水加热 D.“观察叶片表面的气孔”时需制作新鲜叶片表皮和萎蔫叶片表皮的临时装片 【第15题】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中,下列实验步骤与对应的目的不相符的是( ) A.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消耗植物体内原有的淀粉 B.用黑纸片遮盖叶片的一部分——设置有光和无光的对照 C.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抑制叶绿素的形成 D.向清水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检验有无淀粉生成 【第16题】
如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圆纸片将C处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问题:
(1)实验前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绿色的部分变成黄白色,这是因为叶片中的________溶解到酒精中去了。 (3)加碘液后观察实验现象,发现A、C两处均________,A处:_____________C处:_____________。 (4)B处遇碘液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