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朗诵-2 龟虽寿 |
||
知识点详情 | ||
友情提醒:1.“不动笔墨不读书”,请拿起笔,落笔有痕。、 2.“好书不厌百回读”,请认真圈画出你认为有效的信息。 3. 铭记:你的日积月累,终将成为别人眼中的望尘莫及。 一、阅读下面文学文化常识。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我国东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他又是杰出的文学家、诗人,于政,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于文,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他用自己的创造性的作品开创了文学上的新风气,为“慷慨任气”的“建安风骨”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奠基作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写作的时间是建安十二年(207)。东汉末年,居住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奴隶主贵族,乘中原一带天下大乱之机,经常入塞掳掠汉民。建安十年,曹操平定冀州以后,袁绍的儿子袁熙和袁尚等,投奔了乌桓。建安十二年,曹操为了安定东北边境,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率军征伐乌桓,结果取得了胜利。这首诗是他凯旋路经碣石山时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