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
||
知识点详情 | ||
一、什么是事物特征?《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学们都听过。 小蝌蚪想找妈妈。 鸭妈妈说:你们的妈妈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找吧!” 小蝌蚪看见大金鱼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他们想:一定是妈妈来了,就追上去喊:“妈妈!妈妈!” 金鱼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好孩子,你们去找吧!” 小蝌蚪看见乌龟有四条腿,心想:这回可找到妈妈啦!连忙喊:“妈妈!妈妈!” 大乌龟笑着说:“我是小乌龟的妈妈,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的,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找吧!” 小蝌蚪看见了大白鹅的白肚皮,高兴地想:这回可找到妈妈了。大声喊:“妈妈,妈妈!” 大白鹅笑着说:“我是小白鹅的妈妈,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走起路来一跳一蹦的。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找吧!” 小蝌蚪继续往前游去。这时候,正好青蛙妈妈游过来了,它追上小蝌蚪说:“娃娃、娃娃,好娃娃,妈妈来了。”小蝌蚪看着青蛙妈妈瞧了又瞧,想:她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宽又大,四条腿,走起路来一跳一蹦,白白的肚皮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 “两只大眼睛,嘴巴宽又大,四条腿,走起路来一跳一蹦,白白的肚皮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正是借着这些显著特征,小蝌蚪才一步步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事物的特征就是事物的独有标志,一事物异于其他事物的特点。我们要把一个或一类事物说清楚,首先就要抓住事物的特征,那么怎么才能抓住事物特征呢? 二、如何抓住事物特征?一篇说明文写得好不好,主要看它有没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是不是使读者得到了具体而明确的认识。那么,怎样做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呢? 1. 细致观察。 法布尔是一位著名的昆虫学家,撰写了科学巨著《昆虫记》。他就非常注意观察,仔细了解昆虫独有的生活习性。据说有一天,他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死苍蝇,竟然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正是因为他用毕生精力去观察昆虫,探索昆虫世界,才使他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写作素材,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 介绍动物,抓住动物的形状和生理特征、生活习性等观察;介绍植物,着重观察它的形状、颜色、香味、果实及其作用;介绍某种器物,着重观察器物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等;介绍建筑物,着重观察它的外形特征、内部结构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特点;介绍自然地理知识,着重介绍地理现象的形成及地形地貌;介绍历史事件,着重介绍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其性质。 只有深入细致地观察,才能将事物了解得清楚。 2. 查阅资料。 我们不可能事事亲身经历,而说明文又要求特征准确、材料翔实,这就需要查阅有关的资料,靠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来印证。恰当地引用资料,也有利于说清楚事物的特征,这些资料包括数据图表、历史文献、研究资料等。例如,《中国石拱桥》为了说明“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引用了“《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内容确实,增加了可信度。 3. 学会比较。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类事物,也各具特征。抓住事物特征,就是抓住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特点,从共性中发现个性,从一般中找到特殊。事物的特征往往是在同别的事物相比较中显示出来的。 如采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中国是一个大国,可以将中国与法国比,有17个法国大;与日本比,有25个日本大;相当于整个欧洲……这样一比较,既具体生动,又有说服力。 又例如: 赵州桥的特点是: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大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桥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 同是对桥拱的说明:前者是独拱,后者是联拱;同是对桥面的说明:前者是没有陡坡,后者是几乎与河面平行;同样是拱,前者是“像一张大弓”,后者则是“半圆形”。正是由于作者抓住了这些同中之异、具有特征性的东西,两座桥的特点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会比较,求同存异。运用这种方法,要求我们善于利用事物的形似相同,实质略有区别这一特点,准确地发现事物相同之中的不同点,并加以说明。 总之,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一方面靠亲身实践、细致观察;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向书本和有经验的人学习,查阅资料;同时还要周密思考,学会比较,努力去熟悉所要说明的事物。 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向别人介绍时,怎么能生动形象地进行说明呢? 三、如何生动形象说明事物特征?说明文在讲究科学性、准确性的同时,也应注重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这不仅能让被说明的事物切实可信,而且可以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鉴赏中获得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叶圣陶曾说过:“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那么,如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 内容上巧妙引用,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 引用诗词和典故传说,除了让文章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外,还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使看似高深的知识显得浅显易懂,易于读者接受。科普作品大都重视这种写法,既强调科学性和知识性,又富有文学性和趣味性,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怡情悦性,了解科学知识,明白事理。如叶至善的《卧看牵牛织女星》一文:“正像我们把北方的七颗星连成个‘斗勺’一样,西洋人把织女星和附近的几颗星连在一起,成为一架七弦琴的样子,把它叫做天琴座,说这就是古希腊音乐家奥佛士的七弦琴,用这七弦琴,他弹奏出神妙的曲调,使森林里的野兽都陶醉了。” 2. 表达上形象描述,增加生动性和情感性。 (1)借助修辞。比喻和拟人,可使有生命的动植物拟人化或无生命的事物人格化。如法布尔的《蝉》中,对出壳以后落地之前的幼虫的情态进行的描写: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这好像不是在写虫子,而是在写一个可爱的小孩儿了。怪不得作者说“我看到的昆虫再没有比这个更奇妙了”。 (2)摹情绘声。描摹情态声音,可以使说明对象鲜明突出,给读者如睹其形、如临其境之感。如《中国石拱桥》中: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一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卢沟桥的外形优美的特点。 3. 语言上丰富活泼,增加灵动性和文学性。 说明性语言易让人枯燥,故应做到准确,简练,生动,活泼,富有文采,以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具体要求:用词生动,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富有变化(设问句、反问句、排比句、对偶句等句式,长句、短句交叉使用)。如《梦回繁华》中:各类店铺经营着罗锦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大量的四字短语,不禁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当然,以上这几点在一篇文章中不是互相独立的,可以交叉使用。所以,不管用哪种方式,都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使人获得知识,明白事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