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透析26 人体对外界的感知 |
||||||||||||
知识点详情 | ||||||||||||
人体对外界的感知知识点包括眼、视神经和视觉中枢共同参与形成视觉、耳、听神经和听觉中枢共同参与形成听觉等考点归纳总结。 考点1 眼、视神经和视觉中枢共同参与形成视觉人的视觉是由眼、视神经和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共同参与而形成的。 (1)眼球的结构:眼由眼球和眼的附属结构组成。眼球的结构分为眼球壁和内容物两部分。
(2)视觉的形成
①瞳孔的调节:光线由亮变暗时,瞳孔变大,进入眼球的光线增多;光线由暗变亮时,瞳孔变小,进入眼球的光线减少。 ②晶状体的调节:视觉正常的人可以通过晶状体曲度的调节使较近或较远的影像都能落在视网膜上。当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曲度变大;当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曲度变小。 ③视网膜是形成图像的部位,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是形成视觉的部位。 (3)近视和远视
(4)眼的保护: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躺着看书、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下看书、走路时看书、在行驶的车中看书以及过长时间注视电脑或手机屏幕等不良的用眼行为。 考点2 耳、听神经和听觉中枢共同参与形成听觉人的听觉是由耳、听神经和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共同参与而形成的。 (1)耳的结构:人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①鼓膜;②耳蜗 特别提醒:晕车与内耳的前庭和半规管有关。 (2)听觉的形成
(3)耳聋 ①传导性耳聋:由于外耳道堵塞或鼓膜、听小骨受损而导致声波无法传到内耳引起的耳聋。 ②神经性耳聋:由于耳蜗的听觉感受器、听神经或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受损而引起的耳聋。 耳的保护:在听到巨大声响时,应及时把口张开;不要随意掏耳垢;外耳道进水后要及时清理;患中耳炎要及时治疗;不要长时间使用耳机,不要因为周围环境嘈杂而放大耳机的音量。 |
||||||||||||
典型例题 | ||||||||||||
【第1题】
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的人数位居世界之首。下列行为中不利于保护视力的是( ) A.不在直射的强光和光线暗的地方下看书 B.读书时,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 C.定期检查视力和坚持认真做眼保健操 D.看书1小时后,为防止疲劳躺床上看书 【第2题】
下列不属于近视眼的特点的是( ) A.晶状体的曲度过大 B.眼球的前后径过短 C.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D.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第3题】
耳的结构中,能将声波转换成振动的是( ) A.耳蜗 B.听小骨 C.鼓膜 D.半规管 【第4题】
耳的结构中能接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是( ) A.鼓膜 B.听小骨 C.听神经 D.耳蜗 【第5题】
如图是凸透镜成像实验装置,眼的结构中相当于图中的屏幕和凸透镜的是( )
A.视网膜和晶状体 B.瞳孔和角膜 C.晶状体和玻璃体 D.脉络膜和视网膜 【第6题】
如图是《模拟成像的实验》操作示意图,中间的双凸透镜、左边的白纸板依次相当于( )
A.视网膜、玻璃体 B.巩膜、视网膜 C.晶状体、视网膜 D.晶状体、虹膜 【第7题】
下列关于皮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含有汗腺、皮脂腺等附属物 B.表皮由上皮组织构成,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 C.真皮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D.体内的一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第8题】
保护好眼睛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堵耳,防止震破鼓膜 B.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以免引起外耳道感染 C.人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 D.近视眼患者的物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可以配戴凹透镜矫正 【第9题】
几天不洗头会掉一些“头皮屑”。“头皮屑”的细胞是脱落于皮肤的( ) A.附属物 B.角质层 C.生发层 D.真皮 【第10题】
新冠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同学们借助网络,在“空中课堂”听老师讲课。同学们在线学习时的听觉感受器以及听觉的形成部位分别位于如图中的( )
A.a、e B.c、e C.c、f D.d、g 【第11题】
盲人在“读”盲文时,依靠皮肤的( ) A.冷觉感受器 B.热觉感受器 C.触觉感受器 D.痛觉感受器 【第12题】
我国近视患者已超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下列关于近视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宜配戴凹透镜 B.近视眼可能与遗传、环境、营养、学习习惯等因素有关 C.尽量不佩戴眼镜,以防止近视度数增加 D.多参加户外体育运动有助于预防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 【第13题】
人体的各种感觉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感受外界刺激的结构)获得的。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皮肤能感受外界的冷、热、痛、触、压等刺激 B.舌能辨别的四种基本味觉是酸、甜、苦、辣 C.鼻能辨别各种各样的气味 D.眼和耳分别感受光刺激和声波刺激 【第14题】
视觉形成过程中,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形成物像和最终产生视觉的结构依次为( ) A.角膜、大脑的视觉中枢 B.视网膜、视网膜 C.视网膜、大脑的视觉中枢 D.视网膜、视神经 【第15题】
听觉形成过程中,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兴奋的部位是( ) A.耳蜗 B.鼓膜 C.前庭 D.听小骨 【第16题】
看手机的时间越长,发生近视的可能性越大。下列有关视力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读写姿势要正确 B.用眼1小时后休息远眺 C.认真做眼保健操 D.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 【第17题】
飞机起飞和降落时,需要将口微微张开的目的是( ) A.避免呕吐 B.进行深呼吸 C.减缓紧张情绪 D.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第18题】
看书1小时后远眺几分钟,可以预防近视,主要原因是( ) A.使眼肌得到休息 B.使睫状体得到休息 C.使视神经得到休息 D.使视觉中枢得到休息 【第19题】
长期玩手机会损伤眼球中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位于( ) A.视网膜 B.瞳孔 C.晶状体 D.大脑皮层 【第20题】
眼和耳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视觉和听觉感受器分别位于视网膜和鼓膜 B.晶状体的凸度过大,使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C.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将口张开主要目的是缓解紧张情绪 D.不良的用眼习惯会导致近视,近视可通过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第21题】
在STEAM学习中心,小雨跟同学制作了一个可变焦的水透镜,利用物理实验室的光具座及配件来模拟人的眼球成像过程(如图)。
(1)可变焦水透镜上的注射器模拟的是眼球的睫状体,对水透镜模拟的 起调节作用。光具座上的“F光”模拟外界物体,光屏模拟眼球的 。 (2)将“F光”向左移动,是模拟看远处的物体,此时应 (选填“推”、“拉”或“不动”)注射器,才能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物像。(向内推注射器水透镜曲度变大,向外拉则反之。) (3)在光屏上呈现的物像是倒立的,但是我们形成的视觉影像却是正立的。这是因为眼球获取的图象信息要经过 的加工处理才能形成视觉。 (4)有同学认为该模型可进一步完善,他在“F光”和水透镜之间安装了一个废弃的显微镜光圈,来模拟眼球的 。 【第22题】
据调查,现在初中生近视率较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请结合眼球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眼球最前端无色透明的,光线可以透过的结构是【 】 ,这个部位病变或受到损伤可通过移植使病人重获光明。 (2)图中⑤所示结构叫做 ,人们通常称它为“白眼球”,对眼球内部起 作用。 (3)③的曲度大小受 调节。 (4)如果我们不注意用眼卫生,会使晶状体曲度过大,甚至使眼球的前后径 ,物像就会落在【⑦】 的 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 透镜加以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