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
||
知识点详情 |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知识点包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及历史作用、苏联模式的影响和教训等部分,有关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的详情如下: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他们通过武装干涉,使苏俄陷入内战当中。 2.目的:1918年夏,国内战争开始后,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4.影响: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新经济政策1.时间:1921年3月,苏俄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2.内容:新经济政策的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3.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苏联模式1.建立:1924年1月,列宁逝世。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2.成就: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苏联在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令世界瞩目,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濒发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3.评价 ①积极:苏联模式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②局限性:但苏联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这些问题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及历史作用1.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历史作用 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俄1921年春天的政治经济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②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③从实践上说明采用什么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模式,必须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适应。 苏联模式的影响和教训1.影响 ①积极方面: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苏联模式开辟了一种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为其他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借鉴。 ②消极方面:后来逐渐僵化,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战后被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照搬,成为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 2.教训 ①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 ②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均衡发展。 ③制定农业政策必须考虑农民的利益。 ④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必须结合起来。 |
||
典型例题 | ||
【第1题】
《全球通史》载:“1917年3月至11月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在这场斗争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B.其反对“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C.经济危机导致工人罢工 D.其拒绝停战也拒不分配土地 【第2题】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对此,苏俄实行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指令性计划经济 【第3题】
1936年苏联颁布的宪法规定:“苏联之经济生活,受国家所规定国民经济计划之决定及指导,以期增进社会财富,一贯提高劳动民众之物质及文化水准,巩固苏联之独立并加强其国防能力。”20世纪30年代,在“国民经济计划”的“决定及指导”下,苏联( ) A.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 B.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C.日益僵化并走向解体 D.经济改革受到挫折 【第4题】
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第5题】
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