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知识点总结 > 高中地理

外力作用与地貌

知识点详情

  1.侵蚀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下左图)

 

  2.堆积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上右图)

  3.喀斯特地貌

  (1) 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沉淀作用。

  (2) 形成喀斯特地貌的条件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喀斯特作用有关,喀斯特作用的进行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可溶性和水的溶蚀能力以及岩石的透水性和水的流动性。具体如下表所示:

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因素 对喀斯特作用的影响
岩石可溶性 岩石成分 可溶性碳酸盐类岩石,如
石灰岩、白云岩
岩石的可溶性强、透水性好,喀斯特作用强;反之则弱
岩石透水性 空隙、裂隙大,透水性强
水的溶蚀力 水体成分 二氧化碳含量多,溶蚀力强 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有机酸、无机酸数量越多,水的溶蚀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有机酸含量多,溶蚀力强
无机酸含量多,溶蚀力强
水的流动性 大气降水多,流动性强 水的流动性越强,水的溶蚀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地面坡度大,流动性强
岩石裂隙大,流动性强
裂隙连通性好,流动性强
气候 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水的溶蚀作用强烈,喀斯特地貌发育更广泛

  4. 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

区域 环境特点 主导外力作用
干旱、半干旱区 昼夜温差大、降水少 风力作用
湿润、半湿润区 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 流水作用
高山地区 气温低、冰川发育 冰川作用
沿海地区 海水运动 海浪作用

  5.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流水
作用
上游山区侵蚀形成“V”形谷;中下游平原地区堆积形成冲积平原、三角洲等
冰川
作用
高山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等;山下平原堆积形成冰碛平原、冰碛湖等
风力
作用
干旱区以侵蚀为主,但在低洼处也有堆积作用

  6. 根据风力堆积物判断盛行风向

  (1) 根据沙丘判断风向。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如下图。

  (2) 根据堆积物大小判断风向。堆积物颗粒由大到小的方向即风向,如下图。

  

  7.流水、风力与冰川堆积地貌的差异

  (1) 从地表形态看:流水堆积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总体比较平坦,而冰川堆积地貌多呈波状起伏。

  (2) 从堆积物质上看:流水堆积和风力堆积的物质分选性较好,往往是颗粒较大、比重较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较小、比重较小的物质后沉积;冰川堆积物则大小混杂在一起,无分选性。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

精品课件网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