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 |
||
知识点详情 | ||
一、热力环流基础知识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
(1)在图中四条“=”上画上箭头,完成热力环流。 答案 画图略。(箭头顺时针画) (2)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压高低状况是甲>乙>丙>丁。 (3)在垂直方向上,随海拔升高,气压降低,气温降低。 (4)在同一高度上,气压高,等压面向高空凸,气压低,等压面向近地面凸。 (5)若图示区域甲为陆地,乙为海洋,此图显示为黑夜。(白天、黑夜)或冬季(冬季、夏季)的盛行风向。 (6)若该图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其中表示城区的是乙地。 提示 热力环流的形成——“一个关键、两种运动、三个不同” (1)“一个关键”(冷热不均是热力环流形成的关键) ①同一性质下垫面,考虑纬度差异。 ②不同性质下垫面,考虑热容量差异。 (2)“两种运动” 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引起)大气水平运动。 (3)“三个不同” ①空气升降不同:热上升、冷下沉——近地面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冷空气下沉。 ②同面气压不同: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冷的地方形成高压,近地面热的地方形成低压。 ③空间气压不同: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为高压,其高空为低压;近地面为低压,其高空为高压。 二、热力环流判读思路(1)确定近地面两地白天和夜晚的冷热状况 (2) 根据冷热状况判断垂直方向上的气流运动方向 热上升、冷下沉——近地面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冷空气下沉。 (3)判断两地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状况 ①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冷的地方形成高压,近地面热的地方形成低压。 ②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为高压,其高空为低压;近地面为低压,其高空为高压。 (4)根据气压状况判断两地间风向 水平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三、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的判读[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 [判读技巧] 1.明确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太阳辐射的差异→地面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热上升或冷下沉)→水平气压差异→水平运动(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即形成风)。 2.知道气压变化及等压面弯曲 (1)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等压面凸向高处→对应高空形成低压→等压面凸向低处。 (2)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等压面凸向低处→对应高空形成高压→等压面凸向高处。 3.学会比较气压 (1)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形式相反,即当近地面是低压时,对应高空为高压;近地面是高压时,对应高空为低压。 (2)对于同一海拔高度的不同地点而言,高气压区气压值高于低气压区气压值。 (3)对于同一地点而言,不同高度上,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高空无论是“高压”还是“低压”,其气压都不会比近地面的气压高。 [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图] (1) 海陆风(下左图) 影响: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2)山谷风(上右图) 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3) 城市风(下图) 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气流下沉距离之外。 四、等压面图的判读(1) 判断气压高低 ①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由于对流层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垂直方向上气压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如下图,在空气柱L1中,PA′___PA,PD___PD′;在L2中,PB___PB′,PC′___PC。 ②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如上图中PD′=______、PA′=______。 综上分析可知:PB___PA___PD___PC。 (2) 判读等压面的凸凹 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低压,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另外,近地面与高空的等压面凸起方向相反。 (3) 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处为______、上凸处为____________。冬季,等压面下凹处为______ (湖泊)、上凸处为____________。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类似陆地,绿地类似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处为______、上凸处为______。 (4) 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 ①等压面下凹处,多______天气,日较差较___。 ②等压面上凸处,多______天气,日较差较___。 五、等温面图的判读等温面图与等压面图的判读有很多相似之处,可借用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来判读等温面图。 (1) 随着海拔升高,等温面的温度数值逐渐______。 (2) 等温面向下凹的地区,气温较同高度其他地区低;等温面向上凸的地区,气温较同高度其他地区高。如下图中甲地为______温中心,乙地为______温中心。 (3) 夏季:陆地上等温面向上凸,海洋上等温面向下凹;城市市区等温面一般向上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