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数学教材同步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加权平均数的应用问题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

学生在上节课学习了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

学生在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学习活动中,解决了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再次感受到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必要性和作用,又获得了一些从事统计活动的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进一步了解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应用能力,达成有关的情感态度目标。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知识与技能:

会求加权平均数,体会权的差异其平均数的影响;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有关平均数的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情感与态度: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旧知回顾;第二环节:合作探究;第三环节:随堂练习;第四环节:当堂检测;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什么是算术平均数?什么是加权平均数?

请同学们各举一个有关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实例,与同伴交流。

在学生的复习交流中引入课题:本节课将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加权平均数,以及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目的: 以旧引新,自然衔接,起到温故知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注意事项:教师对学生所举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实例只要合理,就要给予积极地评价,让他们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但时间不能占用过多,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入新课既可。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内容:1.做一做

某学校进行广播操比赛,比赛打分包括以下几项:服装统一、进退场有

序、动作规范、动作整齐(每项满分 10 分)。其中三个班级的成绩分别如下:

服装统一进退场有序动作规范动作整齐

一班9898

二班10978

三班8989

(1)若将服装统一、进退场有序、动作规范、动作整齐这四项得分依次按

10%,20%,30%,40%的比例计算各班的广播操比赛成绩,那么哪个班的成绩最高?

(2)你认为上述四项中,哪一项更为重要?请你按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评分方案。根据你的评分方案,哪一个班的广播操比赛成绩最高?与同伴进行交流。

对于第(1)问,让每一位学生动手计算,然后教师抽取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的结果投影展示,进行评价。正确的答案是:

一班的广播操成绩为:9×10%+8×20%+9×30%+8×40%﹦8.4(分)

二班的广播操成绩为:10×10%+9×20%+7×30%+8×40%﹦8.1(分)

三班的广播操成绩为:8×10%+9×20%+8×30%+9×40%﹦8.6(分)

因此,三班的广播操成绩最高。

对于第(2)问,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然后在全班交流体会,归纳:

以上四项所占的比例不同,即权有差异,得出的结果就会不同,也就是说权的差异对结果有影响。

目的: 通过学生计算,自己再设计方案和交流,确实让他们体会到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认识到权的重要性。

内容:2.议一议1.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千米/时,步行的速度是5千米/时。

(1)如果小明先骑自行车1小时,然后又步行了1小时,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如果小明先骑自行车2小时,然后步行了3小时,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你能从权的角度来理解这样的平均速度吗?

(3)举出生活中加权平均数的实例,并解决之。

2. 课本P139随堂练习第1,2题。

目的: 第1题是课本上“议一议”问题,题中(1)(2)两问是让学生通过比较,认识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各项的权相等;第(3)问旨在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第2题是课本上随堂练习的两道题,让学生再次体会到“权”的重要性,并运用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应用能力。

注意事项:对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做适当的评价,特别要关注中下等生,对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都要给予鼓励。

第三环节:随堂练习

第四环节:当堂检测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四、教学反思

数学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重要方式。本节课的几个教学环节就是想通过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等数学活动来引导学生探索和交流,体会权的差异其平均数的影响,认识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同时让学生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思维能力,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