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数学教材同步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中位数与众数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一、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根据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分析观念的基本理念,考虑到本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

掌握中位数、众数等数据代表的概念,能根据所给信息求 出相应的数据代表;

(2) 数学思考目标:

学会利用数据的代表分析问题

(3) 解决问题目标:

培养学生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的能力;

(4)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数据代表的学习过程,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中第2节的内容。在七年级统计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八年级则侧重于从数据的集中和离散程度的角度来对数据进行分析。

在第1节平均数的基础上,本节通过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引起学生对数据集中趋势的认知冲突,从而引起新的统计量——中位数、众数,并感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自的特点,尝试根据不同的背景要求选择适当的统计量刻画数据的集中趋势,形成多角度认识数据集中趋势的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既是对统计中平均数的一个拓展和补充,同时也为将来高中学习频率分布打下基础。

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中位数与众数的概念,及这两个概念的简单运用。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区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并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自己的判断。

三、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选择创设情境教学法和引导发现法相结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教学过程,观察对比、概括归纳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再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归纳概括和动手尝试等活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应用意识。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前选择4名学生分别扮演经理、应聘者小明、职员C和职员D。以情景剧的形式来展示“小明受骗”的故事

课件出示 招聘广告:“本公司因发展需要,需招聘一名职员。我公司报酬丰厚,平均月工资为2700元。……”小明应征而来,与经理交谈,很快被录用。

但工作一周之后,他发现职员中没有一个人的工资超过2700元。

学生表演 职员C:我的工资是1900元,在公司算中等收入。

职员D:我们好几个人工资都是1800元。

……

小明找经理理论:“你欺骗了我,广告中明明写着平均月工资为2700元”,经理说:“小明,公司的平均工资确实是2700元,不信你看工资表。”

员工经理总经理职员A职员B职员C职员D职员E职员F杂工G

工资700044002400200019001800180018001200

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看待该公司员工的收入的?同桌两人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问题1:请大家仔细观察表格中的数据,经理是否欺骗了小明?

问题2:平均月工资能否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实际收入?

问题3:平均数2700不能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实际收入,你们认为用哪个数据反映工资比较合适?

设计意图或理论依据:

通过情景剧的表演,让学生投入到数学活动当中,亲身体会平均数已不能代表本数据的平均水平,要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感受学习中位数和众数的必要性。随着问题3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从而自然地引出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

2、思考交流,形成概念

结合上述对问题3的探究,尝试经理、职员C和职员D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该公司员工的收入情况,总结出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

课件出示

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数据的代表,它们刻画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设计意图或理论依据:

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概括总结得出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这既能提高学生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得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注意事项:在问题的讨论中,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会有不同的观点,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教师就应给予肯定和鼓励,不可强求结论的一致性。

3、巩固练习,迁移应用

4、思考探究,概念辨析

5、概况总结,加深理解

6、布置作业,课后巩固

7、板书设计

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学生亲自参与表演,引导学生认识到平均数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不足,打破原有的认知平衡,经历思考、交流、概括、归纳后,得出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并通过基础练习,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再通过学生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个概念的辨析,在生活实例中感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在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优缺点,总结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据的恰当方法,对数据做出自己的判断。

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符合 “感知—辨认—概括—定义—迁移应用”的概念学习模式,让学生充分感受、体会,在探究交流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在本设计中,有些问题还有值得思考的必要。比如,由于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不够,通过交流得出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异,以及他们在具体情境中如何选择,这样的任务能否顺利达成;对于巩固训练,仅仅通过迁移概念,是不是就可以顺利得到答案等等。如果这些教学目标无法顺利实现,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做哪些知识铺垫?这都是值得研究的。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