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高二上册(2015年7月第1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高二的学生经过对前面哲学入门知识的学习,对哲学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是,对初学者来说,哲学学科的概念、知识仍然较为抽象、深奥。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引导学生思考并最终形成认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 唯物主义的含义、唯心主义的含义。
2.理解: 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的意义。
3.运用: 学会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区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激趣、问题激发、讨论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感悟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四、教学重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五、教学难点
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基本观点和局限性。
六、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
新课投影展示材料:
王守仁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大学者,在一次春游中,他说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思考问题:
1.这段话讲的是王守仁的哪一著名观点?
2.你认同他的这种看法吗?说出你的理由。阅读材料并思考回答问题,根据老师的设疑,思考并聚焦于学习课题。
答:1.“心外无物”的观点。
2.不认同。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而王守仁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先有意识,后有物质,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是错误的。
通过哲学家王守仁这段话,引发学生思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引入新课。